扁食?餛飩?

昨天中午午休時間,冷冷的天讓老媽子想到公司附近歸綏街上的那家「意麵王」。這家從老媽子小時候就有的店,記憶中老媽子的爸爸曾帶著全家在看完晚場電影後,也到這裡來吃消夜。為什麼記得這麼清楚?因為一生中自己的爸爸只有帶著全家看過那一次電影而已,那時候老媽子才小學五年級,電影的名字老媽子也還記得----「猴附馬」。

這家店面積不大,但是一直都門庭若市,特別到了年貨採購時期更是沒話說。平常的午餐時間客戶的更換率也很快,最主要的上菜的速度也特快,這裡除了意麵外、餛飩及保有古早味的剉冰,這一陣子似乎沒看到已經90多歲的老丫嬤,前一陣子她還健步如飛地負責剉冰的工作呢!

老媽子一進店,就被安排和別人併桌,併桌在這店裡是常有的現象,反正吃完就走,一點也不礙事。老媽子一坐上去,沒多久同桌的兩位客人就吃飽走人。未久,又補上一對年齡差距類似父子的客人。各點了大碗餛飩麵及大碗乾麵。點乾麵的長者對著年輕人說,『我還要一碗扁食』,這當然是用台語說的。年輕人看過菜單一回後,隨即回答『沒有耶!』。老媽子嚇了一跳,因為同一個桌上就有老媽子點的扁食呀!年輕人又問了一次『你要點什麼?』,『扁食』年長者依舊用台語回答。年輕人對著沒多少項目的菜單看了好久,最後還是回答『沒有耶!』。最後點完餐的年輕人上洗手間去了,年長者自己拿起菜單一直看,等年輕人再次坐回座位時餐點已經全上桌,年長者對著年輕人說『你剛才沒有點我要的湯』,年輕人回答『菜單上沒有你要的』,最後年長者終於用國語說了『餛飩湯』。

看在眼裡的老媽子有點驚訝,在這個本土文化越來越被提及強化的年代,年輕人反而不懂什麼是「扁食」?這個年輕人不是台灣人嗎?不過,這樣的想法也不是很正確,其實生活在這裡的台灣人,不會說台語的人不少,但會連扁食都不知道的就真的有限了。

不過,再反過來想想momo們,只要再過幾年,momo僅懂的幾句台語也許會遺忘殆盡,老媽子在自然而然讓momo熟悉兩種語言的同時,是不是也在一段時間之後,也讓momo自然而然學會台語?老媽子想太多了嗎?這恐怕也要由老媽子本身做起才行哪!

by linyenhua | 2009-12-17 07:09 | 老媽子的雜記 | Comments(8)

Commented by keiken at 2009-12-17 17:50 x
其實看到頭大概就知道momo媽要講什麼了。其實我以前也是不懂耶。
一直以為扁食是別的食物、是去吃了纔知道。(汗顏)
因為我家只講餛飩不講扁食耶。@@所以我是momo媽講的人之一。
對於凱亞的台語、我是順其自然、而他也滿喜歡八點檔的關係、學了不少台語。有時會問一些這該怎麼念?之類的。
Commented by alice050896 at 2009-12-17 21:09
那家意麵王在士林中正路有分店(士林國中斜對面)離妳家近點兒。
還有....我在那兒洗過碗,包過扁食哩^^"到現在我包的手法還是跟那家店阿嬤教的一樣。那是我高一同學家開的^0^/很好吃,可是好小碗就是。那家店的生意是好到養活二大家子哩~我同學的爸爸是弟弟,跟哥哥輪流一人開15天/月。士林分店是哥哥家的兒子分出去的,分店的生意就差蠻多的。
Commented by QPdouble at 2009-12-18 03:32 x
我來自首~我也不知道餛飩的台語叫"扁食"耶!
理由是我們老家那裏把扁食和餛飩視為兩物
扁食真的是很扁很小,餛飩則是大顆,"屬於外省的"食物
所以在我的認知上這是兩種不同但類似的食物

話說回來,會不會講台語這件事,在我們這年代是很自然的"雙語",但我也有些同學不會講台語(可他們都很想學),當時這些人都是"台北嬰仔";後來上班時遇到一些六年級中後段的同事,也是不太會講台語,只是很令我訝異的是他們是中南部出身,而且不是外省父母家庭.....我想台灣數十年來對孩子們的國語教育真的是非常"徹底"
那像我們這種中日聯姻家庭的孩子除了基本的中日文還得學台語,
我覺得真的只能靠台籍媽媽的努力和持續了!
P.S.我阿姨建議我不要教小圭講台語,不然以後在台灣講的事情會被她學給太后聽! 那我就慘了!哈哈!
Commented by linyenhua at 2009-12-18 06:31
【keiken】
事後我再想過,其實不知道扁食是啥物的人應該不少才是,只要家裡沒有人說台語,應該就無法瞭解了。
其實語言本來就應該自然而然,我記得也是台日國際聯姻的主管,他的小孩最後就是國日英台都精通。小時候在家都說日語,那時候因為怕在日僑會有いじめ的問題,連中文都不太說的。後來可能因為接觸的朋友及層面越來越廣,中文也越來越溜。台語是等到青春叛逆期時,不太願意和爸爸溝通的事,就改用台語和媽媽聊,也因此台語也流利不少。最後高中又唸英語系學校,大學也讀英文系,這一路下來就變成四種語言都很流利。其實也不期望啦,momo如果自己有自覺的話自己就會想去學,我似乎也不該操什麼心。
Commented by linyenhua at 2009-12-18 06:37
【瀨戶媽】
有、有、有,在士林分店有一家,不過,真的生意差很多。你說的高一同學我有印象,因為她有時候也會穿制服在店裡幫忙,我有看過。
不過,我不知道你有在那裡包過扁食耶!那裡真的生意很好,現在幾乎都是第二代出來,我就經常在想這家小小的店真是了不起,可以養這麼大一家子。
現在他們已經採用自動化的洗碗設備了,還標榜是紫外線殺菌,店改裝過一次,但生意還是很好。到了年貨採購時期,都得要排隊等,還好大家都吃完就走人。量真的不大,有時候我都得點大碗的才行,覺得麵怎麼好像才一口而已。下回你回來還可以再去光顧喲~~~不過,我最近都沒看到丫嬤倒是真的。
Commented by linyenhua at 2009-12-18 06:48
【小圭媽】
小圭媽說的是溫州大餛飩厚~~~那是我在高中經常在台北西門町換車要到學校或回家時,第一次知道原來餛飩有那麼大一顆的。我雖然出生在本省人家庭,不過上小學後就沒再說過台語,但家人還是會說,所以都聽得懂,只是自己嘴巴說出來的台語有一個怪怪的腔。
以前親戚朋友就有人說我好像「鴨山」來的,當時我聽不懂鴨山是什麼地方,不過,問過後也就知道了。高中時我才知道原來真的也有人完全不會台語,那時候就真的有點意外。
但更意外的是,大學第一天自我介紹時,我們班有位來自雲林的同學一說話全班就笑倒了,因為我們很難想像這個年代竟然會有林洋港式的國語。這也是讓我第一次瞭解到在一個小小的台灣裡,會有這麼多不同的人文風情。
在我小時候的印象中,我會排斥台語不是因為學校禁止,而是在我週圍說台語的人有很多都是三字經及國罵,讓人聽得很不舒服。我在醫院當義工那幾年,遇到一位也是來自雲林的義工夥伴,他經常會說出一些台灣的俚語,讓人感受到很豐富的台語文學內涵。我也在開始工作後,因為必須與台南的客戶開會討論,他們經常都是從頭到尾都講台語的,我的台語也就由那時候開始,開啟封閉數十年的學習之路。
Commented by alice050896 at 2009-12-19 23:44
我是出社會後才開始努力擺脫"鴨山仔腔台語"。真的很奇耶~我們都是在舊市鎮長大的本省小孩,居然會弄到台語不輪轉?我們讀小學時的〔我不說台語〕教育是最嚴格徹底期吧?我弟弟的台語就很道地。六十幾年次的小學生時代就不怎麼禁台語了,七年級生若不會講台語就會被當成遜卡啦!八年級小學生還得上台語課!時代的演變呀~五年級在小學時亂衰的,居然被國民黨禁掉母語。
我從來不覺得講台語低俗,但學校全面禁止,沒辦法!我爸會用台語跟日語吟漢詩哩~所以台語及日語在我的印象中,一直是比國語【高級】的語言--自己不會咩~就這樣心生嚮往,還誤入歧途學日語(哈哈)磨了十幾後,台語也算流利啦~但沒想過要教自己孩子講台語><"國語沒辦法教了,野心沒那麼大^^"能用中文跟台灣親戚打招呼就好。
Commented by linyenhua at 2009-12-22 06:52
【瀨戶媽】
整個語言的學習,其實對我們來說有部份算是遺憾。現在想想如果可以把台語說得更好.....。現實的生活中,我也會自然而然地說出台灣,雖然沒有那麼彆腳,只是遇到全程台語來講解電腦專有名詞的,我可能就真的要甘拜下風了。
語言就是這麼一回事,有用就靈光,不用就什麼都記不進腦袋。momo身在台灣即使可以講台語的機會很多,如果她有心的話,她會自己學的啦。我們家先生就很不喜歡我用台語和計程車司機哈啦,還很明白不客氣地說,真的是當場三條線,也只能在心裡暗罵沒水準。